close




日前由僑委會所辦理的2012年「台商會領導班」與「台商會菁英班」的研習活動,來自五大洲歐美東南亞非洲等各地的僑商領導幹部近百人,回台齊聚ㄧ堂,參與一系列研習課程,及四處參訪企業行程安排,包括生產製造業也到餐飲服務業親身觀摩體驗。這些僑商參與此系列課程有專題演講及研討會等,其中有一「美食國際化」的專題演講,個人擔任此專題演講並非第一次,而旗下的食品製造工廠及餐廳,也陸續接待過這些回台的僑領、僑商菁英到訪,並在工廠內進行交流討論。







在交流中瞭解許多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僑商,有要發展事業第二春,有要另起爐灶轉型餐飲業的,更有餐廳業者希望能改變經營模式,得到經營管理的技術指導、或另創以台灣食材烹飪菜色為主的新品牌,這些人都期望台灣有一套食品餐廳品牌資源,可以從台灣輸出到所處的僑居地,幫助當地的台僑發展食品或餐飲事業,相對的,這對台灣業者也會是一個很大海外發展的商機。因此,每次都可感受到僑商的興奮及嚮往台灣的產品能在當地生根發展,這種發現新商機的雀躍之情。






於此同時,更佩服當年劉憶如擔任經建會主委的時候,能得到行政院院長的批准且訂定政策,將十大重點服務業定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產業政策,在經建會廣邀民間業者就各產業共同討論共謀發展,更將「美食國際化」列為首位,同時發動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舉辦台美雙邊「美食國際會議」,也有民間組團赴美參加美食論壇,更特別的是美國在台協會史無前例與台灣餐飲業者舉行座談會,由美方官員親自出席與台方業者雙向交流,其可見的成果是幫助台灣餐飲業者在美設店,順利取得更多的廚師工作簽證。上述能舉辦活動、赴美參加論壇、取得廚師工作簽照等等,都是在經建會主導協調外交部、僑委會、農委會、經濟部等各部門,才能展現出些微的成效。這些成效離將發展「美食國際化」成為重點的明星產業還有一段距離,業者更期待經建會能協調農委會,將台灣的農畜漁牧產品好的食材能與食品加工製造串聯,也期待經建會能協調觀光局,對海內外的消費者宣傳建立台灣餐飲的信心,也期待經建會協調交通部在海內外人士進出的重鎮,如國際機場航站、高鐵站、港口等,能鼓勵台灣在地美食餐飲業者進駐,以台灣美食讓海內外人士留下深刻印象,這些期待尚需再往前推進。然而因為內閣調整主事者更換,十大重點服務業推廣計畫就不再出現,也在經建會銷聲匿跡,現在各大部會各行其事,雖有個別效果,但對整體產業政策推動是無謂的。







日前經建會某方面認為沒有必要有這10個小組,可能有其道理,但是我們要提醒經建會,於999月行政院的官網上提出一份資料報告:鑑於服務業主管機關眾多,資源不易整合,所以於9812月成立「行政院服務業推動小組」由經建會主委擔任召集人,並由經建會負責幕僚作業,此外,行政院亦於993月函示十大重點服務業均應研提行動計畫提報所屬小組審議。其小組任務為:協調排除服務業投資及營運之障礙;協助建構適合服務業發展之環境;督導服務業發展方案及相關計畫之落實執行。其小組成員包含:經濟部、交通部、教育部、金管會、勞委會、農委會、衛生署、(文建會、新聞局)即今日的文化部,等服務業相關部會首長及學者專家3~5位。如此英明的產業政策推動,實在是能夠將在地經濟做得非常徹底,創造投資、創造就業、提升人民收入所得,增加觀光產值收入。在行政院的資料中看到「雙十旗艦、台灣無限」的目標結語,希望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新興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環環相扣,推動雙十旗艦計畫,除可加速我國產業之結構轉型,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外,並可整合服務與製造業,提高產業附加價值,使我國產業實力軟硬兼具,再創台灣產業新榮景。







個人在觀念平台的專欄中,長期來論述泰國、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地,推動發展地方產業投入在地經濟,如餐飲美食、文創產業、生活用品等等服務業,從國家領導主事者的思維、推動的組織層級、政府各部門間的分工合工串聯,及結合民間力量形成的聚落團體作戰,有產業的政策願景、執行計畫、推動手法、長期短期目標,凡此種種多有提出。以「美食國際化」而言,「泰國世界廚房」從香料出發到藍象學校的培訓及到海外展店,當地四處的賣場所陳列展售的各式泰國醬料,便於購買,易於操作食用;韓國的「韓食世界化」,從泡菜連結到食品加工到影劇行銷全球各地;新加坡輔導當地的「浦田餐廳」,從人員及食材的引進開放到生產效率管理作業的提升、中央廚房的設立,能讓浦田餐廳在短短的11年內,本地拓店8家,在印尼雅加達及香港有2家海外旗艦店。







不知政府是否認為這些產業太小,投資太少,時間太長了,因此從來也無動於衷,也不積極推動。然而,時至今日,台灣的GDP在談保1.6%1.7%,更有昨(9/26)工商時報報載的:中央銀行發表「將彈性調整貨幣政策、來維持物價和經濟,使今年GDP能夠保1%」之說。相對的,泰國是5.7%、東南亞國家都在4%~5%,韓國在面臨2.3%間就提出第一波、第二波的振興方案重點,加強地方建設、提振消費市場等等作法,我們能說這些政策作法都跟在地經濟無關?與我們所談的十大重點服務業無關嗎?







在「倒閣案」沒過後,執政黨立委對陳冲內閣提出「限期三個月改善」的通牒。社會輿論認為要在3個月內做到有績效的經濟成長,目標太過於苛求了,但是如果能拿出一些大家都認同的計畫方案,可以動人心弦、貼近百姓生活的措施作法,應是全民都能認同支持的「有感服務業」。深信政府推動十大重點服務業,部門團隊能朝同一目標不斷的往前進,對於提高就業率、增加人民所得,對於經濟的成長絕對是正面積極,一定是個非常令人感動,符合人民期待的有感經濟。只可惜,令人懷疑的是主事者有無認識這個「服務業」,願不願意去了解這個產業,現在的幕僚團隊多是「近親繁殖」,對於服務業的認知價值與執行做法,有一定的難度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mchow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