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六月十日 的香港大公報A3版面刊登「機場擴建 創造就業」的報紙整版廣告,報上預先廣告:特別標明-將新增的是「大量體力勞動及低技術職位員工」,從2015年起至2030年,將陸續可提供141,000個直接職位。 香港機場的特色之ㄧ,就是形形色色不同的餐飲,出境入境都有滿足不同需求的大小餐廳,有香港當地知名餐廳及知名連鎖簡餐,出境則根據旅客動線,安排不同型態的餐廳。機場內到處都有餐飲的廣告訊息介紹,看的出管理當局對於促進旅遊觀光,推廣當地香港餐飲美食的用心,無處不宣傳,善加利用國家門面,並深深抓住國際旅客的心。可見執掌機場營運的主事者十分重視國家之政策,並能在所轄管的範圍內淋漓盡致的執行且到位。 除了各式各樣讓旅客感動的餐廳外,重要的是還可以看到明亮且溫馨合宜的員工餐廳。經營當局對員工用餐福利的重視,並深信從瞭解員工的需要做起,不分職位大小、層級予以尊重,員工對於分內的工作,必能更恪盡職守,自律尊重於自身的工作。相信這是香港機場屢次獲得國際機場評比「安檢措施、交通和餐飲購物」常勝桂冠,除專業的經營外,員工的向心力及對共同追求的價值,都能全力以赴,應該也有莫大的關係。 反觀,台灣半官方的桃園機場管理當局對機場的營運績效、未來的發展計畫,能否有同樣的願景與執行力,對於將來可預見執行政策會遇到的障礙,能否先排除,古有明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事前周延的準備,一定比事發後的補救解釋,在效益及形象上是事半功倍。 在幾個月前桃園機場有個美食街餐飲招標,居然要把既有的員工餐廳廢除,招標的結果:「維持員工餐廳+道地台灣小吃」的投標人,輸給了「多以引進西式速食,代替中西兼具的餐飲美食」者。一個容納26,000名員工的工作基地,卻沒有一個自營、或外包以服務員工三餐飽足為主的員工餐廳,員工除了等候外送的便當,或者是到便利商店購買速食,或者是到所費不貲、多為旅客設想的餐廳,雖餐廳內有打折,也很難挑選餐點,除此之餘,總要有屬於自己的地方可供選擇。 在此次的投標須知條件中,明文規定:航站公司本著庶民經濟、落實平價策略,所規劃設計的美食街標案,將以提供旅客及機場員工(含駐站單位)多元、多樣、便利、經濟、衛生、舒適之餐飲環境,以滿足旅客與員工需求。這是目前航站在員工餐飲上,最大的福利體貼,而得標者能否依約經營航站美食街,如實地屢行?目前該一標案,因得標者未能如期履約,恐面臨終止合約之虞。於此時點,當局機關是否有意願,將員工餐廳恢復並予以重視。 日來,所有媒體及民意監督機關,對於航站安全及種種工程上的瑕疵,讓機場蒙羞,多有指教建言,殊不知是否有無從員工的向心力,及航站上上下下有共同價值追求的觀點來著手。「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執事者體貼勞務者,從優惠貼心的餐食做起,應該是最能溫暖人心的。 馬總統曾於去年提出:要把台灣的夜市小吃帶進機場經營;經建會的十大重點服務業,將美食國際化列為第一要項;經濟部砸11億要推廣50家美食品牌。著眼於從一個航站的員工餐廳做起,用心經營一個庶民經濟舒適的航站美食街。「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談起泱泱美食產業大計、才能取信於民間。 於今,我們在慶祝經政府多年的努力,台灣在港澳的機構,得以正名「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並提昇功能和待遇,類似駐外人員優遇安排。藉此,雙方官員能多加往來交流,香港政府在治理市政,多有值得參考借鏡之處,多向香港機場取經,尤其是對機場餐飲的經營管理,絕對不是根據主事者個人喜好作為依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