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在報章上看到-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陳立恆理事長,發表「轉型不易,莫徒務近功」一文。文中提及「總統在國慶談話中,承諾要重新界定台灣在國際經貿體系的定位,並根據新定位改造產業結構,提出以自身文創成功經驗為出發的兩年計畫,借鏡國外已收實效的文創模式,……攜手共組新一代的產業價值鏈。但因苦無適合場域,向政府提出申請文創產業發展用地,該案在總統府、行政院、市政府間延宕輾轉,相關單位皆擺出一付深怕招惹瓜田李下的態度」。由此文觀之,看不出政府真的有心要實踐產業轉型,政府可以為了慶典活動支付數億元預算,而得到一夜的風光璀璨,對於提供一個數百坪的空地,協助文創產業紮地生根,卻是雙手一攤、愛莫能助,真讓人匪夷所思為之氣結。


 


陳理事長偉大的地方是他以多年辛苦經營全球市場成功的經驗,分享社會地方產業,以回饋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希望根植台灣放眼世界,可以說是一位貢獻自己,醉心提昇台灣文產價值到國際上發揚光大的築夢人。他為社會貢獻的努力,長期受到社會認同,如今希望得到政府一點關注,提供一點資源,卻不得其門而入,私下努力不成,不得已具文公諸於世。對許許多多想要為台灣某種產業的築夢人而言,無疑又是一次的打擊。


 


二十年來,微笑曲線以專利技術、服務品牌為兩端,而組裝製造是底部的微笑曲線,定位企業的價值利潤,一直是政府奉為圭臬的思維模式,運用在服務業、在地經濟、文創產業,都是需要反其道而行,報載,教父級企業家施振榮董事長號召企業界成立的龍吟研論(龍吟華人市場研發論壇中心),針對華人消費習性深入研究生活趨勢,注重華人世界消費者行為的調整,不再是微笑曲線從研發技術專利端來看企業生存能力及其附加價值,而改由市場需求面來詮釋。


 


以往政府官員在詮釋經濟政策都以微笑曲線為馬首是瞻,如今,施董事長將微笑曲線的教義改變聚焦方向轉移,而且有了肢體語言付諸實際行動設立研論中心。希望此大動作的改變,對政府經濟決策高層也有所啟發,能重視島內投資,相信服務業、在地產業、文創產業當會額首稱慶。


 


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表示,台灣不是沒有錢、沒有人才,是國內普遍信心不足的問題,使民間、外資都不敢投資,他認為,政府要救經濟需擴大內需、及有明確的產業政策。引導民間資金進行都市更新、建設公共工程,這些所說的都是台灣在地產業、服務業、文創業,再度強調政府要注重在地的投資建設。


 


最近政府醉心於兩大經濟方案,其一是「鼓勵台商回流」,其二是媒合「台日企業 共創商機」的主軸。有關台商回流的部分,因為實質內容還不清楚,尚不能評論。而有關台日企業合作,政府在一片看好的氛圍下,根據個人經驗提出幾個思考點,可以引導台灣的企業思考:


 


第一:台日企業經營決策模式不同:在日本不管公司大小都是採用集體決策的模式,台灣貿易商向來以迅速敏捷著稱,晚上與客戶吃飯,賓主盡歡,隔天客戶要離開台灣前,樣品已做好送到了,這樣事情會發生台日合作上嗎?且在協調溝通的成本是非常高,台灣中小企業與客戶間的溝通沒有問題,但在台灣已有經驗了,要進展到國外需要輔導,國內的機制組織誰有技術經驗可以擔任輔導?


 


第二、如果這個合作案是以日本企業為品牌,則台灣企業只是個跳板,幫助日本企業到中國發展罷了,台灣企業在這個合作案上的價值、定位?


 


第三、經營權是現在企業主爭取的關鍵條件,要知道日本公司一定是要掌握經營權,有的公司會明著定合約就是要經營權,有些公司會漸進式的經過業務擴大,逼著台企大股變小股,讓日方變成經營者。


 


第四、假設台灣企業對日企有興趣,是因為要透過雙方的合作可以拿到日本的技術,惟須知,掌握技術是日本企業最重要維護的生存命脈。倘若合作久了,市場也打開了,但技術和品牌還是掌握在日方手上,因此合作權益,一定要有防範未來的機制。如,鴻海與夏普之間的談判,不是為了資金,目前也不是經營權的疑慮,最主要的還是在日方的技術領域,願不願意讓鴻海介入。


 


第五、合資合作或者策略聯盟,必需要有簽約,簽約時若沒有退場機制的約定,難免將來陷入進退兩難的困窘。


 


第六、假如遇上是既軟弱又媚日的政府,政府的裁量權又特別大,假使與日方有糾紛時,可能不要冀望政府站在企業的立場判決,諸多的案例慘痛教訓,猶歷歷在目。


 


第七、在台日的合作上,還有一點外在因素要考量,大陸政府與日方關係微妙錯綜,隨時有一觸即發的潛在危因,知名大廠會因血統問題牽扯其中,若是中小企業恐是螳臂擋車。


 


政府在鼓吹台灣中小企業與日企儘速合作,不僅是高規格的組團至日本實地參訪,或是在台灣舉辦多場的媒合活動,大花預算大張旗鼓,在企業的經營中我們強調:做對的事,再把事情做對。 政府若能把這些熱誠經費投入在地建設、投資地方性產業、擴大內需、發展服務業、文化產業,做台灣產業的轉型,是讓人民有感,會帶動消費市場,提供薪資水平,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在觀念平台專欄中個人屢屢闡述鄰近國家如何推動產業轉型,泰國的加工業,如何結合文創平台、傢俱設計生活用品工業如何連結,大賺國外人士的錢;韓國的進口大白菜變成泡菜輸出,貿易變順差,文創產業結合食品加工影劇行銷帶動觀光旅遊等等,澳門的博弈產業帶來整個國家的公共基礎建設與觀光旅遊,香港的蘭桂坊、飲食產業國際化、購物天堂到位服務、新加坡投資地方型產業吸引外資等等,每個政府皆馬不停蹄的積極發展在地經濟、吸引國外資金、人才、遊客,把自己的國家也當作是一個品牌在經營。


 


沒人奢望政府能在1~3月內做出有感經濟,但是我們可以期待有一個大的轉型投資計畫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mchow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