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月下旬政府簽訂「兩岸貿易服務協議」後,立即就有報紙以斗大的標題報導「出示九百萬 中國一家3口可移民入台」,評論政府簽下這種比歐美國家設限還低的“投資移民”門檻給予大陸人士後,對台灣的經濟與社會衝擊,將會嚴重影響台灣人民的權益;同時,協議裡同意對中國開放64項服務業,包括證券業、銀行業、旅行社及旅遊服務業、保險業、醫療服務業、印刷業、美容美髮業及電影業等,引發總統府國策顧問郝明義立即給馬英九總統寫了一封公開信,譴責政府對兩岸產業生態不了解,卻大膽開放台灣服務業市場,欠缺對台灣本土中小企業的憐憫,他強烈批評政府既無知又愚癡,反對政府簽署該項協議。

 

面對「兩岸貿易服務協議」,筆者首先和大家分享歐美各國對於「投資移民」的規定。西班牙要求投資移民者要購買50萬歐元的房產(約合新台幣1,978萬元),或是購買200萬歐元的西班牙國債及創建一個能夠提供工作機會的公司;葡萄牙與西班牙相類似,只是改為100萬葡萄牙國債;希臘推出“買房送居留”政策,只要投資25萬歐元購買房產即可,但規定不得在希臘工作,換言之,希臘政府只歡迎消費,不提供任何社會福利或是工作權力給此類移民者;英國的投資移民門檻最低是100萬英鎊(約合新台幣4,656萬元);美國的最低門檻是50萬美元及創立一個可以提供10個本地美國人工作的企業;另外,還有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投資移民的門檻都沒有低於新台幣900萬元。(資料來源:各國官網)

 

而鄰近台灣的香港投資移民政策,因香港不是主權國家,與大陸是從屬關係,很多事情都沒有決定權,所以開放大陸人移民香港,都是中國當局在審批,香港政府幾乎沒有議價能力。香港立法會議員(前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日前來台參加座談會時就公開表示,台灣情況和香港完全不同,處境也比香港好很多,如果台灣政府在此次的「兩岸貿易服務協議」,自我放棄把關的責任,那就太可憐了,也對不起台灣人民的期待。

 

而筆者從過去的實例所看到的情形是,香港與大陸雖然是從屬關係,但是為了港人的權益,香港政府還是會很清楚的告訴大陸當局,香港居民要什麼、不要什麼,必要時也會採強硬的手段,例如1.當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發生後,大陸人前往香港時都瘋狂採購奶粉回去,香港政府警覺到若不對這種瘋狂的採購行為設限,香港人自己會買不到奶粉!所以當下就發出限制大陸人士到香港蒐購奶粉措施;2.限制大陸人士到香港生產,以免香港人自己排不到床位。

 

再議「兩岸貿易服務協議」裡,除了30萬美元的投資移民門檻讓大家瞠目結舌外,對於大陸人士只能有35%的投資上限規定,也令大家百思不解,因為大陸投資企業只要有心找“非大陸人士”補齊那賸餘的65%股份,那麼公司還是控制在大陸企業手中,這種掩耳盜鈴的規範,根本無法真正約束陸資。

 

三議「開放大陸中藥行業進入台灣市場」,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拜訪台北市迪化街中藥商,了解台灣中藥業者所將面臨的衝擊與危機後,公開支持中藥業者七月將發動街頭抗議行動。此時馬英九總統回應,政府只同意開放中藥批發業進入台灣市場,零售業還是不准進來。對於總統的回應與政府初衷,筆者深表贊同,只是質疑和擔心相關單位是否已經有配套與把關措施?若沒有把關措施,開放「批發」與「零售」根本沒有差別嘛!因為自有商道以來,批發與零售本就難以分野,以迪化街中藥行為例,主要服務對象是讓中藥業者來店「批發」,可是當一般消費者上門購買,雖然是家庭少量需求,迪化街的中藥行還是笑臉迎賓,絕不會拒絕消費者的「零售」要求。

 

當年,政府曾以三聯式及兩聯式統一發票,來區分B to BB to
C
,不是控管,因為業者只要有材料(商品)在手上,隨時可以化身「批發」與「零售」,政府實在難以技術來控管業者的行為。這次政府信誓旦旦的說:「對於陸資來台經營中藥行業,只同意開放批發沒有零售」,難道是政府相關單位準備請人24小時站崗監督,還是認為規定陸資在店門口前公告「我們只提供批發」,這樣就可以約束陸資乖乖的只做批發,絕不會有零售的情形發生?郝明義國策顧問抨擊,台灣的政府官員有「權力的傲慢」。

 

報載柯俊仁接受台灣記者訪問時,語重心長的指出,作為一個香港人,他很希望兩岸有很好的互動;但是在大陸沒有民主之前,台灣面對中共以經濟力量進攻,台灣應該好好的利用制度來保障自己,台灣人民也應該有危機意識。

此次「兩岸貿易服務協議」,台灣同意開放64項服務業,其中有很多是小成本營業的行業,面對陸資進入後,營運一定會深受影響,因為台灣市場胃納多少已是固定,陸資進入一定會蠶食台灣現有的在地服務業市場。筆者擔心除了餐飲業首當其衝外,還有美容美髮、洗衣店、中藥批發、攝影業、包裝、社會服務及印刷等行業,未來也都會面臨經營上的威脅,尤其那些體質不好的商店或公司,恐將面臨倒閉的危機,連帶的從業人員也會出現失業的可能。

 

最後,筆者還有一點質疑,連日來多位國民黨籍立委及市議員,常在政論性節目中透露一些我們在報紙上從沒有看過的訊息,為執政黨簽署「兩岸貿易服務協議」辯護,霸道且權威,只是,這些未經政府正式公布的消息,有多少真實性?如果,這些在政論節目所談的政策內幕消息屬實,為何政府可以將訊息釋放給這些民代或名嘴,卻不願光明正大的向全國人民說清楚、講明白。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說,現在不僅大陸,全世界都在看台灣對執行談判結果有沒有誠意;副董事長高孔廉說只有開放,才能升級,拒絕鎖國,才能進步;遠見天下文化事業創辦人 高希均 教授也說,政府保護一個沒有效率的產業,那是罪過,不是責任,把一個保護的、沒有競爭裡的產業繼續讓它生存,繼續交給下一代,那是恥辱,不是光榮,我們要開放,我們要努力,我們要自信。面對這些好友的箴言,筆者深為贊同,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對於開放政策,只有門戶大開,而忘了告訴他的人民保護配套措施是什麼,以致他的人民對於開放只有憂慮,沒有愉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mchow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