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報章雜誌媒體報導「師大夜市」的存留,及部分商圈內店家中午公休抗議,讓消費者提早感受餐廳消失的不便等等,爭相披露不絕於耳。此紛爭至今仍無解,住家、商店、消費者各持其說、各有立場。「師大商圈」之所以演變成今日的問題是其來有自。


 


師大商圈的形成是因應學生的需要,提供便利、充飢、好吃的飲食,以此為集市的特色,服務的對象是以當地學生及居民所需為主要。而近兩年,台北市政府宣傳台北的重點觀光,透過電影行銷「師大夜市」聲名大噪一時竄升而起,再加上中央政府交通部觀光局推廣台灣北區國際光點計畫,推出的「康青龍生活街區」龍泉街就是師大夜市的主要幹道,吸引不少國際觀光遊客前來體驗,接續由文建會主導的「台灣國際文化創業產業博覽會」又以『師大巷弄散步道』為主題,介紹屬於台北市特有的巷弄文化產業。政府成功的宣傳帶來了無數的商機,店家由原先的200~300家擴增到700多家,商圈分布從原先1公頃擴散到18公頃。


 


師大商圈從原本滿足學生及居民需求的地方生活商圈,快速變身成為了要容納假日約有3~4萬人潮的大型觀光景點商圈。政府成功的政績卻成了如今「居民」「店家」「消費者」都受害的局面。


 


這關鍵問題在於:台灣的觀光事業沒有核心價值的共識;在沒有出現「事權統一」的單位之前,能涵蓋轄管行政院各部會,尤其是在新內閣決定改變十大服務業推動的方式下,各部會各縣市為了達成推動觀光政策的任務,諸如台北市「師大夜市」的遭遇,可能會在全省各地繼續蔓延。「事權統一」其實也不是一件難事,近十年,泰國政府、韓國政府都是以此模式推廣觀光事業,並有非凡的成就。台灣的觀光條件不同於港、澳、新加坡;在地理環境、天然資源上也不同於泰國與韓國,要與這些多年發展觀光產業有成的鄰近國家一競長短,就必須要有迥異的作法,建構屬於台灣的獨特性與專屬性。


 


工商時報在2月28日A5版政經八百刊登由文化大學創意產業中心~李欣龍主任所執筆『品牌城市 有料不愁被看扁』一文,將台灣「品牌城市」的資源和潛力都有精闢的論述。文中所述:「品牌城市」需要建立在實質的消費者、居住市民、觀光客甚至過客之整體感受經驗,吸引人進駐停留轉變成有產值的景點。各國間觀光產業的競爭都是市場導向,不能單靠現成的文化資產,還要包含許多具有品牌的地方商品與產業結合,有產業推動觀光才有根。


 


比照泰國與韓國政府的組織,我們可以在中央政府有單一部門,再加上民間團體代表,聯合組成一個有權有責有預算(錢在手)、有目標(責在身)歸屬經濟部負責推動,而目前表現有目共睹的觀光局,就應該歸屬經濟部統轄,才能達到首腦與手足連結,能與其它部會及地方政府勾稽的功能。在作法執行上:如何打造既受國人喜愛又能吸引國內、外遊客對觀光有加分效果的商圈經營模式,個人曾在此觀念平台專欄發表「打造台灣蘭桂坊」一文略有陳述。成功與否的關鍵,端看中央政府有沒有事權統一的部門組織,政策面由經濟部統轄觀光局,在執行計畫業務的推動上,能結合農委會、文建會、各地方政府,事務上聯繫內政部、交通部解決目前法令、法規、交通動線等問題,相信「打造台灣具特色吸引力的蘭桂坊」是指日可待的,就是「有料的品牌城市」。


 


行政院陳冲院長甫上任便提出:要推動「富民經濟」政策,日前赴立院做施政報告時,強調將以「內需」及「出口」為雙引擎,要使新興產業於2020時佔整體製造業產值30%,重申行政團隊正研擬一套要貼近人民感受、契合在地觀點的「國民幸福指數」。個人認為內需產業就是投資發展地方產業,有計畫、有目標性的扶植地方產業,未來就能成為新興產業。


 


日前,難得看到兩位部長級的官員為台灣燈會活動的舉辦方式有不同的意見,足見政府領導越是開明,執政團隊已能融合不同的聲音,更欣見政府重視地方型活動能連結觀光產業並行銷國際,視為是擦亮台灣國家品牌重要的一環。


 


台灣燈會由交通部觀光局主辦,從1990年起為一年一次元宵節所舉辦之大型燈會活動,以往皆固定在台北舉辦,自2001年起則開放全國各縣市角逐主辦權,成為全國性的國家級元宵活動。報載,在行政院會上,交通部長報告燈會繼續由縣市輪流舉辦的政策,而新上任的文建會龍應台主委提出不同的主張,不贊成燈會輪流主辦而應該集中在一個城市辦理。


 


舉辦燈會活動,理應是當地政府對燈會有長期規劃,有個主辦單位長期會同府內各單位的力量,並尋求中央主辦經濟發展的單位,會同文建會觀光單位給予協助,責成觀光單位給予地方協助。


 


在歐美各國舉辦世界聞名的節慶:如德國的啤酒節、巴西狂歡節、義大利威尼斯傳統賽舟會等,都是在一個單獨的城市經年累積所有的資源得以越辦越盛,造成一個世界上重要的觀光文化,以德國啤酒節為例:在慕尼黑市舉辦已有世紀之久而論,到現在才能做到十月份的啤酒節湧入超過700萬名的觀光客,足見長期累積資源的效益。


 


再一次引述李欣龍先生的主張,以台灣各城市特色的文化背景來發展觀光事業的關鍵因素,是要將地方上的特色做長期的規劃和投資,而不應該由中央部會使用預算,直接來辦理地方觀光活動。經濟部當然是啟動在地經濟政策的火車頭,觀光局應該隸屬經濟部作為有利的動力是無庸置疑的。在此,也向文建會主委所提出深思遠慮的建議表達敬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mchowgroup 的頭像
    namchowgroup

    飛龍棧主

    namchow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